首鋼工程公司:以技術革新護航服貿會迭代升級,書寫工業遺址煥新傳奇
2025-10-11
作為服貿會永久會址的設計者,首鋼工程公司深度參與并見證了這一國際盛會從 1.0 到 5.0 的跨越式發展。從工業遺址的首次 “破圈”改造,到智慧會展生態的全面構建,首鋼工程以持續迭代的技術實力與創新理念,為服貿會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,更在6.0時代的藍圖中,勾勒出全球會展新標桿的無限可能。
1.0時代:技術破局,讓工業遺址“對話”現代會展

2020年底,疫情壓力與行業競爭雙重挑戰下,首鋼工程設計團隊以“首鋼精神”為驅動,開啟技術突圍之路。面對工業遺存改造的復雜難題——既要保留刀具車間、除塵車間等老舊空間的工業肌理,又要滿足會展所需的功能性與安全性,團隊日夜攻關,通過多版方案比選與技術論證,最終敲定“工業遺址為核心的聚落式會展方案”。改造中,技術團隊創新采用“空間功能重構”技術,將高約15米的焦側除塵,通過鋼結構加固與分層設計,改造為兼具開闊視野與聲學效果的會議室;刀具車間則通過管線隱蔽化處理、模塊化餐飲設施植入,變身可快速切換場景的餐飲區。同時,依托三維掃描+BIM技術搭建三維模型,精準規劃15個展館與自然景觀的布局關系,最終形成“一軸四廊多點”的空間格局,成功實現工業風貌與現代展會需求的首次深度融合。2021年,首鋼園服貿會分會場驚艷亮相,“工業風 +聚落式+大花園”的獨特定位,為國際會展行業提供了工業遺址改造的全新范本。
2.0 時代:功能優化,冬奧元素與會展技術的雙向賦能

2022年,伴隨北京“雙奧之城”的契機,首鋼工程開啟服貿會2.0升級,核心聚焦“功能適配性”與“元素聯動性”的技術突破。針對展會人流疏導與體驗升級需求,技術團隊對緩沖間、高道料倉、空壓機室等空間進行系統性改造。采用可拆卸式隔斷與智能通風系統,讓緩沖間兼具人流分流與環境調控功能;將高道料倉的垂直空間改造為臨時倉儲與設備機房,實現空間利用率提升30%;空壓機室則通過噪音降噪處理與智能化監控系統植入,變為靜音高效的配套設施。 同時,團隊創新運用“場景融合設計”技術,將冬奧元素與工業風貌、會展功能有機串聯,在交通動線規劃中,借鑒冬奧場館的人流組織經驗,優化步行道與車行道的分流體系,配合智能導引系統,參展效率提升25%;在景觀設計中,融入冬奧冰雪元素,通過燈光投影技術,讓工業廠房外墻在夜間呈現“冰雪與鋼鐵”交融的視覺效果,首鋼園也因此成為“雙奧之城”會展功能的鮮活載體。
3.0 時代:智慧賦能,開啟會展“科技+”新范式

2023年,首鋼工程以“智慧化、人性化”為核心,推動服貿會邁入3.0時代,多項創新技術的落地應用,徹底重構會展體驗。在智慧運營層面,團隊自主研發的“服貿會智慧運營中心”正式投用,該中心整合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,實現展館能耗、人流密度、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與智能調度。通過人流熱力圖分析,可動態調整安檢通道與服務點位;基于能耗數據優化空調與照明系統,展會期間整體能耗降低18%。
在體驗升級方面,技術團隊對10號館進行“沉浸式科技改造”,采用全息投影、AR 交互等技術,打造可模擬不同行業場景的沉浸式展示空間;一高爐元宇宙樂園的打造,更是突破工業遺址的物理限制,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高爐內部三維模型,游客可借助VR設備“走進”高爐歷史,感受百年工業與未來科技的碰撞。此外,綠化景觀升級中,團隊引入智能灌溉系統與生態修復技術,實現園區綠植存活率提升至95%以上,“工業遺址+智慧科技+生態景觀”的三維會展模式正式成型。
4.0 時代:空間擴容,永久會址的技術奠基之作

2024年,服貿會進入永久會址建設的關鍵階段,首鋼工程以“空間擴容與功能升級”為核心,攻克多項技術難題。為實現展覽面積從原有規模擴容至13萬平方米的目標,團隊創新采用“改建+新建”的組合技術方案,對四高爐工業遺存進行保護性改造。通過精密測繪與結構加固技術,確保改建后的四高爐保留原有工業風貌;貼建的展館則采用模塊化鋼結構體系,施工周期縮短 20%,且可根據展會需求靈活組合空間。四高爐及貼建展館共提供3.62萬平方米展會空間,打造出獨一無二“一館多用”的首鋼國際會展中心,既能滿足大型設備展示的高空間需求,也可通過可推拉收納隔斷分割為中小型會議室。
首鋼國際會展中心的正式落成,不僅為服貿會提供了國際化、專業化的展示平臺,更以技術創新為永久會址的長期運營奠定堅實基礎。
5.0 時代:生態融合,“一會一址”的技術協同創新

2025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,首鋼工程以“更高標準、更高質量”推進服貿會5.0建設,核心聚焦“工業風貌、產業發展、會展功能”的深度融合技術研發。團隊首次提出“園區會展”生態理念,將“小鎮”概念與工業遺存改造相結合。通過BIM+GIS技術構建園區全域數字模型,精準規劃工業遺址與產業空間的布局關系,實現會展活動與園區產業的聯動,將制粉車間改造為“會展+產業”對接中心,通過智能匹配系統,為參展商與園區企業搭建精準合作橋梁。
在空間優化方面,技術團隊創新采用“有機織補”技術,將工業遺存與新建設施無縫銜接。通過統一的建筑色彩體系與第五立面(屋頂)設計,形成舒朗有序的視覺通廊;在交通規劃中,引入智能微循環系統,配合無人駕駛接駁車,實現園區內“會展-商業-文旅”的高效聯通。5.0時代的服貿會,不再是單一的展會場地,而是通過技術賦能,成為集展覽、產業、生活于一體的復合型會展生態區。
6.0 時代:未來可期,全域會展生態的技術藍圖

如今,首鋼工程正全力推進服貿會6.0會展小鎮的深化設計。在技術創新層面,團隊將進一步升級智慧運營中心,引入AI大模型實現會展全流程的智能預判與調度。深化沉浸式科技體驗空間建設,通過元宇宙技術打造“線上+線下”融合的會展新模式;在工業遺存改造中,將四高爐、制粉車間等建筑的結構安全評估技術與數字化展示技術結合,讓工業記憶以更鮮活的方式呈現。
在空間布局上,依托“一核一區多點”的規劃,團隊將通過三維空間建模技術,優化展館與配套設施的功能配比,構建“展覽-會議-商業-文旅”全域融合的會展生態;在綠色技術應用上,進一步擴大光伏能源覆蓋范圍,引入碳足跡追蹤系統,打造零碳會展小鎮。
從1.0的技術破局到5.0的生態構建,再到6.0的未來探索,首鋼工程始終以工程技術創新為筆,在百年工業遺址上書寫著會展行業的升級傳奇。未來,這片承載著工業記憶的土地,將在首鋼工程的匠心打造下,成為全球客商對接未來、實現夢想的國際化舞臺,持續為服貿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首鋼工程技術的力量。